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首发首秀”活动于9月25日重磅启幕。
今年的首发首秀舞台,由杭州市会展集团与浙报集团杭州分社首次联合助力。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到商业航天、量子计算、区块链应用,全新科技版图在改写叙事逻辑,新锐科技企业的首发产品在改变既有认知,让现场观众直呼“未来已来”——
哪些黑科技率先亮相?
哪些新政策引领未来风向?
哪些创新产品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作为科技与商业的交锋点,新产品、新政策、新趋势的首发竞技场,今天,让我们继续跟着这一束数贸会最亮的追光,寻找答案。
西湖投资集团多款科技新品全球首发
无人机政务平台、脑机接口前沿产品、智算超级大脑……这些涵盖数字治理、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的创新成果,均出自一家地方国企——西湖投资集团。
不久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国资央企正持续推动发展提质、改革增效,加快塑造新动能与新优势,而西湖投资集团此次在数贸会首发首秀现场的集中发布,正是这一趋势的注脚。
探索大脑的多重宇宙
为脑机接口行业打下基石
“人脑拥有多达860亿个神经元,其复杂与精密程度超乎想象。如今,只要戴上一个小小的头环,就能清晰‘看见’神经元的活动信号,为探寻大脑内部规律提供新可能。”9月26日,数贸会首发首秀仪式上,杭州领脑科技有限公司CEO武泽楠正在展示的,是一款可探索大脑多重宇宙的“高时空分辨微型大脑钙成像显微系统MiniFM1”。
这款听上去有些“难懂”的产品是什么?从展示图看,它是戴在实验动物(如小鼠)头上的微型显微镜。它像一台“高清热成像仪”,可以实时观看大脑内部区域成百上千个神经细胞的活动。科学家通过这个产品,能持续读取大脑的神经信号。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大有裨益。作为全自研的国产设备,产品能帮助脑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更好地理解情绪、思维、认知和记忆等生理活动机制,从而促进神经科学和智能产业发展,为构建自主可控的光学脑机接口产业链奠定基础。”武泽楠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对接服务国内外20个专家研究团队。
从实验室的样品,到如今市场化的商品,武泽楠如何实现关键一跃?
答案藏在西湖投资集团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战略布局中。2020年,西湖区率先布局脑机智能产业。依托区域内高人、高校、高新等创新策源优势,西湖投资集团联合知名高校力量,成立脑机智能科创中心,实现国有资本和科研团队深度融合,塑造从前沿技术研究到产业培育孵化和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
杭州领脑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机制下第一家孵化成功的企业,其联合创始人正是武泽楠。如今,脑机智能、脑科学等26家尖端科技企业在西投脑机智能产业园区拔节生长。
西湖投资集团供图
创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披荆斩棘”。脑机接口行业投资周期长,社会资本往往望而却步。在给场地、建生态的基础上,西湖投资集团正以国有资本的耐心,为前沿创新注入确定性。
“我们正在设立1.5亿元的脑机产业基金,借机重点引进全国范围内技术领先的创新团队和优质项目,通过资金投入和产业资源对接,帮助它们在西湖区落地成长。”西湖投资集团子公司西投启真产业运营负责人施萌介绍。
与之相配套,脑机智能科创中心二期正在全力打造,2025年将新增运营面积1500平方米。乘着这股向上发展的“势”,“武泽楠”们也在抢抓发展机遇。“我们的目标,绝不止今天发布的这一款产品。”武泽楠说,接下来将围绕市场需求、关键性能参数、制造成本等多方面进行产品升级,实现从“读脑”到“控脑”的跨越。
做好产业“穿线人”
建设AI基础设施
本次首发首秀上,一则关于西湖智算公共服务平台的消息备受关注:该平台已成功服务156家企业,撮合交易近6000万元,有效扮演了产业生态中“穿线人”的角色。
这一讯息,不难让人将其与近期热点联系起来——前两天,阿里巴巴宣布推进3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再往前,英伟达用千亿美元投向OpenAI,将共建AI数据中心。
这释放着明显信号:科技巨头们正在通过AI基础设施的扩张,争夺未来产业的主导权。与资本直接参与不同,西湖投资集团以“育苗人”“穿线人”的角色,专注于构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和上下游生态服务体系建设,为整个产业的繁荣培育沃土。
布局新基建,要从两年前的云栖大会说起。2023年11月,“西湖之光”算力联盟正式成立,三大电信运营商及阿里云等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的领先企业代表加入联盟。此举标志着西湖区在人工智能领域“政府+高校+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开端。在此背景下,西湖投资集团-西湖智算公共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国有资本布局开放、共享的算力服务平台,就是要破解中小企业算力不足的难题。”西湖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说,国有资本在新质生产力布局中,更应基于长远的公共利益,激活区域的创新生态。
平台牵引下,多家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比如,蘑菇街孵化的AI商拍工具WeShop,不仅有效节约算力成本,更在模型训练上获得关键支撑,已为全球超100万商家生成6300万张图片。“以前出图要靠实拍,现在AI一天能处理7万张,成本才1万元。”一家电商企业负责人表示。
西湖区聚力打造人工智能“三个高地”的背景下,西湖智算公共服务平台也在自我迭代。
“随着企业发展成长,它对人工智能配套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优势不是拥有多少硬件,而是懂得如何帮助企业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西湖新基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鹏提到,他们因地制宜构建了“5+1”一站式服务体系,目标打通算力服务全链条,比如算法广场汇聚优质模型与工具、数据广场推动合规数据开放流通等,为的是解决企业应用AI时面对的实际痛点。
“未来,我们将打造国内领先的智算综合服务枢纽中心,构建以算力为基础、应用为牵引的AI产业生态。”丁鹏说。
无人机化身“高空管家”
70+航线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
演唱会散场时,空中巡逻的无人机实时喊话引导人流;在建筑工地上空,自动识别违规倾倒的渣土;掠过湖面,可精准捕捉违规垂钓并研判落水风险;回到城市道路,又持续“紧盯”机动车违停与路面障碍……
这便是9月26日首次亮相的“西湖云安”无人机应用平台,所能实现的多样化治理场景。
作为国家首批低空经济试点城市,杭州正加速无人机+政务应用创新。然而,从技术验证走向场景化应用的过程中,挑战也随之浮现。“我们从试点中发现,政务无人机硬件存在重复建设和数据孤岛问题,这制约了整体效能。”西湖投资集团“西湖云安”无人机应用服务平台负责人杨普球介绍。为解决这一痛点,构建全域统一、集成化的“云端大脑”尤为关键。
“西湖云安”低空政务无人机平台怎么建?公安、政务两大指挥中心有序运营,同时构建服务、飞控、运营三大中心技术架构。平台目前已接入无人机共64台,已规划航线70余条。
以单车治理的场景为例。“西湖区日均骑行量超20万次,以前管共享单车,全靠队员两条腿跑,一年上万次清运,还有死角、易反弹。”杨普球坦言,“现在不一样了,无人机自动起飞,AI自动识别,20分钟就能把违规停放点看得一清二楚,并将报告自动派发,线下工作人员配合进行整改。”
西湖投资集团供图
更多的城市治理场景,正在加速验证。“眼下,警务、政务、物流等低空+场景正在不断裂变中。”杨普球展望道,“预计到2025年底,我们将以单机3公里为服务半径,逐步织就一张覆盖西湖区的无人机响应网络,实现全域3分钟触达。”
横纵双向系统性布局
成为产业变革的引领者
数贸会发布的新产品、新技术,是西湖投资集团推进“两新”融合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西湖区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出“1+6+N”架构。西湖投资集团从传统的融资平台转为产业支撑平台,对标对表上海张江高科,致力于打造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一流城市产业综合服务供应商”。
往深处看,西湖投资集团形成横纵双向的系统性布局。横向,全域范围产业园区差异互补、协同发展。
“我们通过深耕留用地项目运营管理,建设运营智造类产业园区16个、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为初创项目提供从孵化加速到上市辅导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首发首秀舞台上,西湖投资集团下属杭州西投产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招商总监张盟现场推介,具体而言,在北部围绕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形成科创板块,中部以西溪湿地等为核心形成文旅板块,南部毗邻之江文化创意园形成文创板块等。
基础研究向市场化、商品化“熟化”的过程中,需要孵化、应用、资金等科技服务的有力支撑。
新一轮国企改革以来,西湖投资集团集中精力做的,就是建设科技服务的生态系统,以高品质产业平台为载体,牵引高水平、集成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力支撑了来自于西湖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前沿性、颠覆性、先进性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
产业平台建生态,基金投资则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能前瞻性地筛选和培育优质项目。”西湖投资集团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集团作为出资主体已参与7支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约30.3亿元。
西湖投资集团供图
从纵向看,“差异化”布局进一步体现在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垂直协同,共筑新质生产力的集成优势。比如,“西湖新基建”瞄准新一代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底座,专注软件开发、数据底座、物联应用等数字化科技产业;西投启真发挥浙江大学高新科创和西湖区先发优势,积极布局脑机智能等前沿产业。
这些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留用地园区的开发运营、资产经营、商贸服务等传统业务相结合,推动西湖投资集团“一体两翼”式并进发展的格局,驱动产业结构优化与整体能级跃迁,也为西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图灵算力研究院四大“硬核”科技亮相
9月25日,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携四家生态企业在“首发首秀”舞台上亮出四项“硬核”科技成果。
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位于中国(杭州)算力小镇,自2021年成立以来,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在算力产业生态构建上深耕细作,已形成“前沿产业集聚、技术突破引领、生态活力迸发”的发展格局。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旨在为加速技术革新及行业规模应用按下快进键。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院在其培育的四家企业成长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提供战略咨询、资本赋能、市场对接等全链条服务,更在核心发展方向上给予指引和帮助。
此次亮相的四项科技成果,并非孤立的技术亮点,而是共同勾勒出一个从基础硬件支撑到上层场景应用的完整AI生态链。高性能芯片支撑起AI计算的底座,从而使人工智能实现了内容生成、应用生成,以及健康关怀等垂直领域的深度服务。四者环环相扣,清晰呈现了图灵算力研究院从“芯”到“用”的技术布局,共同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行方案。
你是否想过,AI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主动关心你的健康?
智诊科技推出的“好伴AI 3.0”,作为业内首个“主动式AI健康伙伴”,能看懂复杂检查报告,能为用户建立动态更新的专属健康档案,还能像贴心管家一般基于档案主动提醒用户用药、复查,堪称“口袋里的健康专家”。
此前,“好伴AI 3.0”为一位急性肾结石患者连续预警,使其得到及时救治。这彰显了AI健康领域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关怀”的重大转变。
智诊科技负责人表示,“好伴AI 3.0”的服务重心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从解决孤立问题升级为提供持续、有温度的健康陪伴。
同样引领行业变革新方向的,还有盖视科技推出的“说得AI”6.0及其“多语言数字人”功能。
以往的多语言数字人视频生产,都是先翻译后配音,不仅流程繁琐,经常会出现口型错位、语速不自然、音画不同步等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工校对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说得AI”的多语言数字人,是在视觉生成之前,先自动翻译内容,然后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语速和内容长度,生成不同版本的多语言视频。每个版本从声音、口型到表情、肢体动作,都是和内容高度统一的,从而能够达到高度的音画同步,让视频自然流畅,显著减少后期人工校对工作,真正做到多语言视频生成的“一步到位”。“说得AI”的多语言数字人支持多达27种语言,覆盖外贸市场的大部分语言。
“说得AI”的多语言数字人功能,操作还很简单快捷。仅需上传一段30秒训练视频,就能定制出1:1还原形象与声音的专属数字人,再输入脚本、选择语言,就能一键生成最多27种语言版本的口播视频,“真人感”满满!
极逸人工智能的“SOON”,进一步把AI生成的能力推向“交互应用”层级。
通过自研的数字资产专精模型和数值引擎,“SOON”能实现从一句话描述到完整可交互应用的智能化生成。长期以来,对人工开发或半自动化工具的依赖,使得行业效率低、成本高;应用这项产品后,原本需要两到三个月开发的游戏场景和数字资产,目前只需要几十分钟就能搞定,交互应用的商业化门槛大幅降低,“SOON”让AI生成变得更加“soon”。
无论是健康陪伴、视频生成,还是应用开发,这些高度依赖数据处理的AI服务,都离不开底层芯片的支撑。
徴格半导体发布的4通道5Gsps ADC芯片ZGAD5000Q16,正是这些创新成果的“科技底座”。作为模拟信号链中的核心器件,该芯片集成4个独立通道,实现了每通道5Gsps采样率、10到16位分辨率可调、每通道仅400mW超低功耗等突破,为AI、通信等行业提供了高速、稳定、可靠的数据转换能力。
“ZGAD5000Q16不仅仅是一款产品,更是我们构建中国高性能模拟芯片产业生态的重要基石。”ZYNALOG徴格半导体首席运营官吴昊强调。
如今,人工智能与高端芯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与生活。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正和越来越多的企业一起,为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美敦力“老朋友”带来新突破
9月26日,数贸会首发首秀舞台上,医疗科技巨头美敦力再次亮相,并带来其最新获批的第四代Pipeline™ Vantage with Shield Technology™表面改性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以下简称“Pipeline™ Vantage”),这也是该产品获批后的首次公开展示。
Pipeline™ Vantage表面改性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受访者供图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脑动脉瘤的创新介入疗法。脑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脑动脉血管壁局部异常膨出形成的“血管鼓包”,犹如颅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会引发具有高致死致残率的脑出血。
美敦力是血流导向疗法的开创者。该疗法通过植入密网支架,重塑脑血管内血流方向,使动脉瘤逐渐闭合达到治疗目的。美敦力宣讲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道:“如果把血管比作‘公路’,以往传统的栓塞疗法,就像是对路面上的‘坑洞’进行填补,哪里有‘坑’补哪里,是治标。而血流导向疗法的核心是改变血流的方向,相当于在血管内‘铺路’,是治本。”
相比传统方案,这项“重塑血流”的创新技术,使颅内动脉瘤治疗变得简单,为脑动脉瘤患者带来了全新选择。
据悉,美敦力血流导向疗法引入中国市场已十年。截至目前,全球累计超过25万名、中国超过4万名脑动脉瘤患者受益于此疗法。作为目前全球研究最广泛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该疗法相关研究文献已超千篇,患者随访时间已超过十年以上。这些成果不仅为传统疗法难以治疗的动脉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进一步印证了血流导向疗法在临床获得广泛认可。
此次首展的Pipeline™ Vantage支架,升级的核心突破点是,在比头发丝还细的支架网丝表面覆盖磷酸胆碱聚合物。这种生物材料是人体红细胞的成分之一,如同给支架穿上“隐形衣”,让支架植入到动脉瘤所在的脑血管后,不被身体识别为“异物”和攻击,从而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新一代产品可以使用更细的微导管输送,好比配备了更灵活的“小工具”,哪怕是细小到直径2毫米的血管,也能顺利通过,进一步提高了创新疗法的可及性。
除了产品创新,美敦力也积极推动血流导向疗法在中国的数字化生态建设,让创新疗法惠及更多动脉瘤患者。其通过数字化疗法推广项目,结合AI数字人导读、线上疗法推广提升理念,虚拟模拟器零风险精进操作技术,助力医生缩短学习曲线,让创新疗法真正落地临床,推动整个血流导向疗法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数贸会这一平台,与政府、科研机构和本土伙伴深化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神经介入领域的数字化与本土化进程。”美敦力相关负责人表示。
美敦力持续借助数贸会这一桥梁,将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不断引入中国市场,推动创新疗法的本土化落地与发展。Pipeline™ Vantage的上市,不仅标志着脑动脉瘤治疗迈向更微创、更安全的新阶段,也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更多元、更优质的治疗选择,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愿景。
理想汽车创造幸福的家
9月26日,理想汽车在第四届数贸会首发首秀舞台上正式发布新形态五座SUV理想i6,全国统一零售价24.98万元,同日官宣易烊千玺为品牌代言人,以贴近年轻用户的方式传递品牌价值。
理想i6采用一体式鲨鱼形态设计,推出“云朵黄”专属色,低风阻造型带来旗舰级静谧性、超低能耗及最高720公里续航。 该车标配新一代5C磷酸铁锂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搭配理想自建的超3300座5C超充站,解决里程焦虑;另有VLA司机大模型、理想同学智能体加持,提升出行安全性与便捷性。
理想汽车2015年成立,以“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为使命,在售7款车型覆盖20-60万区间,累计销量超139万辆,是中国新势力中最早盈利、首家年营收破千亿的车企,连续两年入选相关百强榜单。 浙江是理想重点市场,累计车主超16万,布局超420座超充站、54家零售中心、11家交付中心及33家售后服务中心,首批理想i6已到店,还联动当地置换补贴激发消费潜力。